家住淮安市淮海第一城的王女士是北方人,剛嫁過來那會兒,王女士很不習慣這里的氣候,覺得屋里屋外都很陰冷,“開空調太干燥了,噪音還特大,不開吧又冷得受不了,做家務的時候穿個棉衣很不方便?!?/span>
2012年,王女士搬進這個小區,那年冬天他們全家就享受到了集中供熱的好處,孩子寫作業手不冷,老人不用在鄉下忍受陰冷潮濕的天氣,“我們搬進來以后就把老人接過來了,爸爸膝蓋不太好,冬天容易疼,現在基本不犯這個毛病了?!?/span>
地處江蘇南北分界線上的淮安,集中供熱起步于2004年,從剛開始的僅三、四個小區,到現在中心城區28個小區、開發區20個小區,集中供熱已走進千家萬戶。
陽光熱力服務有限公司負責淮安全市絕大部分的居民集中供熱,據總經理陳偉介紹,淮安目前的供熱來源于城市熱電廠提供的蒸汽,使用煤作為能源,供熱蒸汽使用占到含工業在內的各項蒸汽使用總值的20%,目前集中供熱能夠輻射到大約37000戶,但由于開通率不高,公司經營難以為繼,每年虧損高達300多萬元。
陳偉說,在供暖價格方面,按照住建部的相關規定,淮安市實行兩部制熱價,即分為基礎熱價和計量熱價,也就是按照面積額定的基礎費用和按照千瓦時核算的計量費用。與同樣大范圍使用集中供熱的江蘇其他地區不同,淮安的集中供暖收費是用戶與熱力公司直接發生關系,而不是像徐州、連云港等地一樣,送熱至小區后,小區自行分配和收費。如此一來,小區開通率成為供暖能否形成規模效應的一個重要因素。
在商品房買賣階段,不少開發商會與業主簽訂協議,需求供熱比例達到一定百分比后,例如70%,開發商會與熱力公司協商開通供熱。但目前不少小區的供熱需求即使沒有達到協議百分比,由于業主強烈要求,開發商也會找熱力公司協商開通。在淮安市開發區,雖然有20個小區裝有供暖設備,但只有兩三個開通了供暖。事實上,如果整體小區有供熱需求但開通率不高,無形中就會抬高企業的供熱成本。
“我們統計的數據顯示,總的開通率大概在四成,按照住建部的兩部制熱價收費,雖然符合國家節能減排的要求,但過低的開通率給企業運營帶來難題”。陳偉介紹說,5.4元/平方米的基礎熱費加上0.23元/千瓦時的計量熱費自2008年11月30日實施以來就沒變動過,“算下來每個供熱季每平米不到20元,在江蘇乃至全國價格都算最低檔,別的城市都有過調整?!?/span>
自2002年淮安市出臺集中供熱管理辦法以來,陽光熱力沒有獲得過任何財政補貼,全靠市場運作。據介紹,公司每年在供熱運營上的虧損高達300多萬元,這部分虧損大多要靠供熱開發和機房初裝利潤來補上,目前只能勉強維持經營。公司也曾找過物價部門,希望調整價格,但困難極大。
除此之外,人手也是個問題。陳偉介紹,全公司上下一共50來號人,一線的運維工人僅20個左右。陽光熱力運行維修班48歲的班長吳國懷,每天一大早就出門服務用戶,協調維護檢測檢修,參與開通調試,中午經常忙得吃不上飯,只能下午抽幾分鐘功夫扒上一口鐵盒里的冷飯,然后要一直忙到深夜11點。
公司經營困難最明顯的體現在辦公條件上,公司辦公室樓是一棟不足千平的4層小樓,1984年建成后一直使用至今,墻面裂紋隨處可見,除了去年被修葺一新的辦事大廳,一切都顯得陳舊。陳偉辦公室的空調已經用了10年,白色的機身已變成了黃色,沙發、桌椅上無不呈現破損痕跡。
造成淮安供暖現狀的原因究竟何在,如何解決淮安供暖企業的困境,地方政府能否給予政策支持?帶著這一系列問題,記者將進一步探究。
來源:人民網-江蘇視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