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暖季供氣是否緊張,一直是老百姓較為關注的話題。
近日,國家能源局對外發布《保障天然氣穩定供應駐點京津冀專項監管報告》。報告認為,總體上看,京津冀地區今冬天然氣供應基本能夠保障。但與此同時,監管發現采暖季供氣緊張、調峰能力不足等問題,并建議進一步理順天然氣價格機制。
報告中指出,京津冀地區儲氣設施建設滯后,調峰能力不足。目前北京市最大峰谷差已達10:1,石家莊市最大峰谷差也達7:1,急需利用儲氣設施進行調峰。目前京津冀地區主要靠天津大港和華北永清地下儲氣庫調峰,但該儲氣庫調峰能力只有23億方,無法滿足京津冀地區冬季高峰時期調峰需求。
能源局調查顯示,2014年前三季度,京津冀地區天然氣消費增速遠低于預期,但進入采暖季后,供應缺口明顯增加,資源平衡較為緊張。北京市現有管網設施的天然氣接收能力已接近極限,雖然已核準建設陜京四線和配套地下儲氣庫群,但工程預計2016年10月才能投產,而且在氣源落實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。此外,由于北京市已經計劃在年內全部關停燃煤電廠,所以這會導致天然氣需求峰谷差進一步加大。
隨著新建燃氣電廠陸續投入使用以及鍋爐“煤改氣”項目相繼投產,京津冀地區用氣結構隨之發生改變,民生用氣比例大幅增加,工業用氣比例不斷下降,天然氣需求峰谷差進一步加大。
“隨著京津冀地區大氣污染治理行動的實施,各地"煤改氣"任務較重,氣源落實壓力較大。此外,天然氣供應高峰期短,儲氣設施利用率低,運行維護成本高,一些城鎮燃氣經營企業自建儲氣設施積極性不高,已規劃建設的儲氣項目工程進展緩慢,這對于天然氣的供應也有一定的影響”。卓創資訊分析師王曉坤對《中國產經新聞》記者說道。
不過,民眾也不必因此而驚慌,天然氣使用高峰期可能會出現動力不足的情況,但是基本保障還是能做到的。
“從目前來看,現在氣源還是比較充裕的,而且調峰站點,儲氣庫的分布也越來越完善。供氣壓力應該不會很大,雖然高峰期可能會出現動氣壓力有所不足的情況,即使出現問題,應該也不會出現太大、太明顯偏差的感覺”。金銀島天然氣分析師朱穎新在接受《中國產經新聞》記者采訪時說道。
除了供應問題外,天然氣價改也是一個熱門話題。在此次監管報告中,能源局特別針對天然氣價格機制提出改進要求。
國家能源局提出,要進一步理順天然氣價格機制,在終端消費環節推行季節性差價、可中斷氣價等差別性氣價政策。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氣階梯價格制度,在保障居民生活用氣的前提下,利用價格杠桿,平抑峰谷差過大的問題。
目前天然氣價格實行分級管理,門站價格由國家管理,銷售價格由地方政府管理,多數地方沒有建立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,上游門站價格調整 后下游銷售價格存在疏導不及時現象,城鎮燃氣企業經營壓力大。尚未系統建立起天然氣季節性差價、可中斷價格等差別價格政策,價格杠桿作用不能充分發揮。
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,目前我國用氣季節性差距很大,冬季高峰時往往供不應求,夏季谷底時又出現很多資源浪費。通過季節性差價,可以有效發揮氣價的杠桿作用,抑制高峰時期用氣的快速增長,提高低谷時候的用氣量,從而提高管網和整個社會的效益。
有分析人士指出,上游天然氣主要受國企和政府影響,改革推動起來相對容易,而終端天然氣價格涉及到眾多企業和消費者,改革的難度將比較大。目前天然氣需求放緩,國際價格也比較低,正是推進價格改革的好時機,因此應該加快推進終端價格改革。目前天然氣價格格局已經初顯,將來居民用氣采取階梯價格,保障絕大多數居民不因天然氣價格改革而增加成本。